響應世界環境日「終結塑料污染」 6/7文心森林公園減塑生活親子園遊會 邀您一同參與抽Switch主機

為響應2025世界環境日關注主題終結塑料污染,環境部攜手地方環保機關、民間團體合作,將於6月7日11時至16時在文心森林公園辦理「2025世界環境日 減塑生活親子園遊會」,讓民眾了解塑料污染的危害性,將減塑愛地球觀念向下扎根,並設推廣攤位、繪本短劇及舞台劇演出,另還有闖關活動,只要完成賓果卡,就有機會抽中大獎,獎項包含Switch藍紅主機+健身環大冒險、Apple Watch Series 10、彩色電子書閱讀器等80個中獎機會,邀請您共同響應減碳、減塑的淨零生活。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減塑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活習慣改變。市府因應國際永續淨零趨勢,於111年4月公布「台中市2050淨零路徑」後,積極推動「台中市永續淨零自治條例」,涵蓋「零碳產業」、「零碳環境」、「零碳交通」、「零碳生活及教育」及「氣候變遷調適」五大內容,為城市的淨零轉型奠定法制基礎。該條例已於113年1月4日函報中央,待行政院核定後將正式施行,市府也正著手籌備子法內容,為永續淨零的政策推進提供更細緻的規範。 環保局指出,透過當天活動,民眾將能親身體驗減塑生活的多樣面貌。現場設有36個環保推廣攤位,內容聚焦「減塑」與「惜食」,並有豐富的闖關活動與精彩演出,包括「綠動童心超有戲」繪本短劇、《守護藍色星球》及《我的家不見了》等舞台劇,以生動故事傳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孩子在歡笑中認識塑膠污染對地球的影響。 環保局說明,環保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與親子一同參與「減塑生活親子園遊會」,參與環保賓果任務闖關,並完成連線,除在趣味中學習,還有機會抽中大獎,獎品包括Switch藍紅主機+健身環大冒險、Apple Watch Series 10、彩色電子書閱讀器等,總計超過80個中獎機會,讓學習與玩樂一次滿足,期盼激發更多家庭從日常開始實踐環保生活,攜手打造永續、健康的低碳城市。大家一起減塑、減碳,邁向台中淨零新未來。 此外,台中市今年還有多項環境教育賽事等著大家一同參與體驗,像是以「惜食」為主題的「第3屆首惜廚師甄選活動-台中市初(複)賽(https://www.cherishfood.com.tw/)」,甄選具惜食理念的食譜及教案,報名延長至6月13日止,歡迎市民朋友參賽投件,分享你的美味食譜、創意教案;還有「114年環境知識競賽(https://www.moenveec.com.tw/)」,將於6月10日開放報名,組別分為學童(國小)組、青少年(國中)組、青年組(高中職以上在校學生)及社會組(年滿18歲),各組前5名將可代表台中市參加全國決賽,爭取環境知識王榮譽。(5/31*17)*環保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954/post

台中公車專屬友善標誌 笑臉鈴鐺向800萬人送出微笑

台中市打造友善大眾運輸環境,在公車候車亭設置「黃色笑臉鈴鐺」,造型像一排電梯按鈕的服務燈,4年來使用人次高達800萬人次,可愛燈號常吸引觀光客好奇。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民眾只需按下按鈕,候車亭外服務燈燈號即同步顯示,乘客無須走到馬路邊攔車,公車駕駛也能明確看到公車號次,公車站變聰明,小按鈕大幫助。 葉局長表示,台中市從110年起開創嶄新的乘車互動方式,於候車亭設置「黃色笑臉鈴鐺」標誌服務燈,乘車民眾在候車亭內按下路線按鈕、鍵盤或是利用「台中Go」APP,選擇欲搭乘的公車路線後,亭外服務燈同步顯示民眾選擇的路線,駕駛可即時掌握候車資訊,設計簡單又直觀,等車更安心、搭車更便利。 「黃色笑臉鈴鐺是台中公車專屬的友善標誌」,葉局長指出,候車亭服務燈採用明亮的黃色與可愛的笑臉鈴鐺造型,既醒目又富親和力。目前全市超過1100座候車亭,截至今年5月,已有467處候車亭已建置服務燈系統,4年多來累計超過800萬人次使用,也提升整體候車秩序與效率。 葉局長表示,候車亭服務燈原型以「搖鈴呼叫服務」為概念,第一代候車亭服務燈先於豐原跟東勢之間豐勢路和沙鹿路建置,剛開始雖是陽春版即引起熱烈回響,乘客按下按鈕,候車亭外LED燈亮起,告知公車駕駛候車亭有乘客,服務燈大約亮3分鐘,當時未顯示公車路線,但乘客已不必走出候車亭外揮手攔車。 葉局長指出,交通局110年展開優化第二代候車亭服務燈,乘客依路線按鈕或鍵盤輸入欲搭乘路線後,候車亭內部小燈亮起「黃色笑臉鈴鐺」,提醒民眾預約公車路線完成,外部大型燈也同步點亮鈴鐺圖示與路線號碼,讓即將進站的公車駕駛明確掌握候車亭有乘客要搭車。 此外,公車候車亭服務燈以往是「輪椅」圖案,為突顯服務全民功能,優化設計調整為「黃色笑臉鈴鐺」強化識別度與親民感,充滿溫暖、明亮的圖像,讓民眾快速理解操作新設備,結合設計與實用性的創意,也成為台中公車智慧化服務的一大亮點。 葉局長說明,候車亭服務燈特別設置於幹線公車路廊、大型醫療院所周邊與高齡、身心障礙者聚居區域,廣受民眾好評,交通局建置「黃色笑臉鈴鐺」系統更與「台中GO」APP整合,民眾在距離候車亭30公尺內,也可透過手機遠端啟用。交通局也向客運業者及所屬駕駛建立「當服務燈亮起時,應視同乘客招手」的共識,並要求進站時應確實停靠,保障每位市民的乘車權益,透過小巧思實現公共運輸大革新,讓民眾享受安全、溫暖、智慧的候車環境與搭車體驗。(5/31*10)*交通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948/post

世界無菸日主題「戳破誘惑」 揭穿菸草產業的迷思行銷

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主題為「戳破誘惑」,呼籲全球社會正視菸草產業在新型菸品上的行銷伎倆,揭露背後精心包裝的健康陷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指出,長年以來,菸草公司為了挽救萎縮的市場,積極推銷加熱菸、電子煙等新興菸品,並以「減害」、「時尚」、「年輕化」為訴求,透過數位媒體平台與管道,設計感十足的包裝與口味多元的產品,試圖吸引青少年與非吸菸者。 衛生局表示,為響應世界無菸日,衛生局於社區、職場、學校推出一系列反菸宣導活動。今年特別聚焦「揭露行銷手法、戳破菸害誘惑」,強調即使標榜「低害」的新型菸品,依然含有尼古丁與其他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新型菸品不僅具有高度成癮性,其外觀常被設計得如同科技產品甚至糖果,容易誤導年輕人輕忽其危害。根據《菸害防制法》,電子煙全面禁止,違反相關法令,最高將重罰5千萬元罰鍰,加熱菸須經審查許可後方可販售或使用,未經核准者一律禁止,這不只是法律規定,更是保護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線。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不被行銷手法迷惑,並支持公共政策禁止菸品廣告與促銷,讓我們一起看穿表象,戳破菸品的誘惑。 衛生局說明,為了自己與家人健康,台中市有303家戒菸服務特約機構,醫院、診所、衛生所及藥局皆可提供戒菸服務,也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人員提供戒菸諮詢及相關資訊,陪伴渡過戒菸的過程,邁向成功戒菸,守護自己與家人健康生活。(5/31*16)*衛生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938/post

台中648處「小綠人」上路 保障行人優先通行

小綠人陪你一起安全過馬路!台中市長盧秀燕積極建構行人友善環境,優先於行人穿越量高或人車干擾較嚴重的路口設置「行人專用」或「行人早開」時相,藉由時間區隔人車通行時間,提供行人優先通行時段。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截至今年5月,已設置141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507處行人早開時相路口,總共648處行人專用的「小綠人」號誌,今年預計再增設10處行人專用、200處行人早開時相,增進行人安全及改善行車秩序。 葉局長指出,台中市打造優質行人安全空間,評估部分路口行人量大,易導致轉向車輛與行人交織,影響行人安全與行車紓解效率,針對行人穿越量多,或人車干擾較嚴重的路口號誌,實施行人專用時相或早開時相運作,藉由時間區隔人車通行時間,提供行人優先通行時段,降低人車衝突,保障行人安全。 「不必跟車子爭路、不用急衝過馬路,小綠人倒數,為行人提供安全的通行秒數」,葉局長表示,台中市目前設置行人專用時相路口有141處,避免行人穿越時與轉向的車輛爭道,確保通行的安全空間;此外,也在507處路口建置行人早開時相,在車用綠燈亮起之前,提前開啟行人綠燈號誌,給予行人優先通行路口的秒數,同時提高行人的能見度,將繼續評估有需要改善的路口,並輔助智慧化動態交通號誌,優化行人路權也兼顧車流運行效率。 交通局進一步說明,「小綠人」讓過馬路有專屬時間,但不論是行人或駕駛,守法才是保障彼此安全的第一步,市府已優先盤點台中市學校、醫院、商圈、國民運動中心及重要公共運輸場站等行人通行量大的地點,將持續檢討號誌運作方式或採取其他交通改善措施,如設置行人專用時相、綠斑馬、標線型人行道,同時呼籲市民朋友開車行經路口應停讓行人,行人穿越路口時應行走行人穿越道,並注意來車盡速通過,以維護交通秩序及確保用路人安全。(5/30*10)*交通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827/post

新冠疫情升溫 中市衛生局:端午連假將至籲民眾自主戴口罩、完成疫苗接種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快速上升期,全國第21週(5/18-5/24)新冠門急診就診計41,402人次,高於前一週,且高於去年同期23,555人次;今年1月1日至5月25日全國新冠併發重症共計400例,台中市為71例。市府衛生局表示,端午連續假即將至,民眾往來聚會頻繁,為降低新冠疫情傳播及維護民眾健康,呼籲市民朋友進入醫院、診所、長照機構等醫療照護機構、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至人潮聚集的室內場所,皆請自主戴口罩以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接種新冠JN.1疫苗是預防新冠中重症最有效的方法,新冠病毒變異相當迅速,自去年10月1日起至今年5月26日,台中市已有24萬7,000多名民眾完成新冠JN.1疫苗。國內新冠疫情持續上升,依據疾管署資訊顯示,新冠併發重症死亡者,多無接種新冠JN.1疫苗,提醒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免疫力低下對象,為新冠併發重症高風險族群,每年流行病毒株也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每年均須接種當年度疫苗,才能獲得最佳防護力。 台中市醫療資源且抗病毒藥物充足,計有346家公費口服新冠抗病毒藥物合約院所可提供抗病毒藥物服務,民眾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提供抗病毒藥物合約院所( https://gov.tw/Vew ),114年5月提供新冠疫苗接種的合約院所共206家,單週共計可提供1,872診次,疫苗備量及接種量能充足,民眾可運用台中市疫苗預約平台線上預約接種( https://gov.tw/hhv ),也可至衛生局網站( https://gov.tw/giV )查詢新冠疫苗門診表及預約方式,洽合約院所預約,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儲值雙重保障。 衛生局表示,呼籲滿6個月以上且尚未接種新冠 JN.1疫苗者踴躍接種1劑,另65歲以上長者仍是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中央提供65歲以上長者(含55-64歲原住民)及免疫不全等對象接種第2劑新冠JN.1疫苗,提醒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180天),請趕快再接種第2劑增強保護力,以提升免疫保護力;另請市民朋友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或新冠快篩陽性,請立即戴口罩及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治療;65歲以上長者、有慢性病史、幼兒、孕婦、重大疾病等免疫力低下族群,若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意識不清、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等危險徵兆,請儘速至大醫院就醫,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衛生局提醒,端午連續假期將至,民眾出遊、聚會機會增加,有利於病毒傳播,籲請民眾放假不忘防疫,進入醫療機構、搭乘大眾運輸、至人潮聚集室內場所,皆請自主戴口罩;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在家休息,如有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建議避免至醫院或長照機構探視親友。也要注意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打噴嚏及咳嗽時,應用面紙、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等個人衛生好習慣外,也請符合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按時接種流感及COVID-19疫苗,以提升保護力,維護自身健康,更多COVID-19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dc.gov.tw )或撥打國內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5/29*10)*衛生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391/post

打造友善移工城市!中市勞工局提供外籍移工多元服務

為協助移工融入在地文化,熟知本國語言規範,並提升服務技能,勞工局積極開辦中文班課程、提供到宅指導照護技巧及辦理法令宣導會、休閒育樂活動等,讓移工朋友感受到台中是友善樂業城市!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台中市為全國第二大移工城市,產業及社福移工人數截至今年3月共計10萬7,727名,產業類計8萬4,923名、社福類計2萬2,804名。勞工局感謝並肯定移工朋友在台中辛勤工作付出及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林局長說,為讓來台的移工朋友們快速融入生活並適應工作,首要是提升大眾對在台移工朋友的關注,達到同理尊重、社會共融的目的,促進勞雇雙方建立正向和諧的勞雇關係。例如越南籍移工周小姐,在公司負責液品製造工作,製造產品過程中遇有問題,積極提出建設性方案,使工作效率快速提升,也因工作認真負責,受雇主提拔擔任組長。周小姐來台時即奮發自學中文,如今中文對答如流,公司聘僱新進外籍移工時,主動擔任公司的通譯協助新進移工快速適應工作流程,促使公司團隊更具凝聚力。 另外,印尼籍移工阿蒂,自101年起迄今皆在台中照顧同一被看護者,與雇主一家有著深厚的情感,阿蒂13年來,用心照顧身體欠佳無法行走的長者,也讓雇主十分感恩。這2位移工朋友與雇主之間穩固和諧的勞雇關係,也獲得今年度的模範移工殊榮。 勞工局表示,台中市每年選拔模範移工,藉由表揚讓社會大眾知道移工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並將持續宣導合法聘僱外國人,幫助雇主與移工建立互信,共同營造可持續發展的勞動環境。市民朋友如對於外國人工作事務有相關問題,歡迎洽勞工局跨國勞動力事務科諮詢(專線:04-22289111分機35500)。(5/29*11)*勞工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2045/post

月經平權護健康 台中女孩手作布衛生棉送愛到非洲

每年5月28日是「世界月經衛生日」,5代表平均1次經期長度,28則是月經週期的平均天數。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積極推動月經平權,在全市111處社福據點提供免費衛生棉,3年來提供逾4萬包衛生棉。台中女兒館的培力女孩們更親手縫製布衛生棉送到非洲部落,跨國界傳遞月經健康與衛生的觀念。 社會局表示,非洲部分女性因為資源和經濟條件較缺乏,無法購買拋棄式衛生棉,培力女孩響應送布衛生棉到非洲的活動,希望幫助改善她們的生活品質;布衛生棉可重複使用,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環境保護之目標。之後,女孩們還要運用AI工具創作月經平權主題的電子繪本,展現性別平等意識與STEM學習成果。 社會局推動「協助弱勢婦女及家庭消弭月經貧窮」計畫,從教育、科技與實際行動三方面推進性別友善社會,除社福據點,各國中小學、捷運沿線各站與性別友善店家也都定點放置生理用品。此外,為方便更多弱勢女性取得生理用品,8家婦女及新住民培力中心訪視特殊境遇家庭時,會主動提供衛生棉,並關心與教導使用情形,發放達1,000人次。落實SDG1「消除貧窮」、SDG3「健康與福祉」與SDG5「實踐性別平等,賦予婦女權力」,並建構低碳城市。衛生棉領取據點資訊可參考社會局官網(https://reurl.cc/K4p4RM)。 (5/28*14)*社會局

source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1031/post